第八百六十五章 番外篇:大明商贾(二)
福州城外,港口上,李喜乐率领的船队在这里停靠,大批的货物陆续搬运到港口内的仓库,等待向城内以及周边运送。
而李喜乐则在六十个日本护卫的陪同下,带着自己的几个伙计先一步来到了福州城内。
因为此时缅甸战事胶着,李喜乐在福州城除了贩卖货物、采购物资之外,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当天李喜乐刚刚在城内住下,便派手下的伙计开始四处送帖子。同时,李喜乐还派人在福州城内最大的酒楼福顺楼包场,准备两天之后在福顺楼请客。
虽然李喜乐如今常年在日本国江户城经商,但是与本土各地的商贾也多有来往,在福州城内也有许多生意上的伙伴。
特别是李喜乐的商务部背景,就足以让许多民间商贾卖面子,所以李喜乐的请帖送出去之后,很快福州城的有名商贾都爽快答应,甚至一些福州城周边的商贾闻讯,还要主动派人前来送礼走关系,想要参加李喜乐的宴会。
因为在这些民间商贾看来,李喜乐声势浩大的率领船队抵达福州城,一定是有大生意要做,所以这场宴会也许会是一个发财的契机。
李喜乐自然是来者不拒,纷纷给这些主动上门的商贾补发了请帖。
转眼到了两天之后,在福顺楼外,一个“李府包场”的公告木牌立在外面,不时有盛装到来的商贾进去,李喜乐手下的两个伙计在门外恭敬的迎接,整个福顺楼内外都是热闹非凡。
没过多久,福顺楼内偌大的大厅就坐满了人,一共十二桌酒菜,一百一十多名客人齐聚一堂,李喜乐也与另外七名福州城内最大的富商坐在上桌。
随着李喜乐端着酒杯站起来,所有人都纷纷起身:“诸位、诸位!”
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喜乐的身上。
“今日在下与诸位齐聚一堂,一是为了与大家相距一番,彼此亲近一下,今后有了发财的机会,大家也好一起做一做。”
“再有,便是我李喜乐有一事想与诸位说一说。”
“哈哈,李掌柜有事但说无妨!”
“李大掌柜有什么吩咐,只管说就是了,何必如此客气?”
李喜乐与众人共饮一杯,然后便放下酒杯,抱拳环敬一番,说道:“诸位都知道,如今朝廷大军正在缅甸国与英夷血战,大军将士浴血奋战,朝廷也竭尽全力调集钱粮物资。我等虽然是商贾,但是咱们有今日的荣华富贵,都是受了朝廷新政的恩惠,没有朝廷的安稳,咱们又如何安心做生意?”
“嗯,李大掌柜说的没错,就是这个道理!”
“早些年流贼肆虐、满清南下的时候,那时候商贾是什么处境?别说发财了,命都没有啊!所以说,还是李大掌柜说得对!”
“那咱们该怎么办?李大掌柜牵个头,我们都听你的!”
此时在座的众人也都明白过来,此番李喜乐召集众人酒宴,并不是为了做生意。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,众人都知道只要这一次支持了李喜乐,那在李喜乐的心中都会记下一笔,将来在生意场上有什么来往,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于是李喜乐见众人如此捧场,便大声说道:“好!有了诸位的鼎力支持,此事就一定可以办成,我李喜乐便在这里先谢过了!”
随即李喜乐便示意众人看向一边,只见几张桌子已经准备好,一些伙计正襟危坐在桌子后面,桌子上面是记账的账本。
而在这几张桌子的旁边,则是数个告示牌,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的物资,每一样物资的后面则是相应的数字。
而在这些告示牌的最上面,则写着“缅甸战事紧缺物资明细”的字样。
“我李喜乐虽然是一介商贾,但却也不敢忘却国忧,时值国朝与英夷在缅甸大战,我等虽然不能上阵杀敌,但是却可以捐钱捐物,用我们手中的钱粮支援国朝!”
“我这里有一份物资清单,上面是前线消耗数量较大的物资,以及目前紧缺的大致数量。在座的诸位都是心系国朝的栋梁商贾,此番便是邀请诸位认购这些物资,或者是捐钱、或者是直接捐献这些物资。”
“我李喜乐不才,自告奋勇将诸位捐献的钱粮物资捐献给朝廷。诸位各自捐献了什么,又捐献了多少,我李喜乐都会一一记录在账本之中,一并向朝廷进献!”
一名福州城本地的海商当即大声说道:“好啊!有李大掌柜牵总,此事一定办得漂亮!”
说完,这名福州海商便高声说道:“我常年走福建-日本国这条海路,我能采购到一定数量的硫磺,所以此番我捐献硫磺五百斤、木炭一千三百斤,另外我再捐献九百银币充作军饷!”
“好!”
“严爷豪气!”
周围不少商贾都是大声称赞。
随后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:“我有几家工坊,可以按照卫生部的要求,加班加点生产棉纱,为前线受伤将士疗伤之用。李大掌柜给我十七天的时间,我动员手下的工坊,为前线捐献棉纱两千斤,另外再捐献粮食八千斤!”
“刘掌柜真乃爱国豪杰!”
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:“我是开酒坊的,我捐献一万两千斤高度烧锅酒!”
“我是粮商,我直接捐献粮食七千石!”
“我是畜牧商,我捐献马匹一百二十匹、骆驼五十匹!”
“我捐钱,三百银币!”
一时间福顺楼的大堂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,李喜乐手下的伙计笔下生风的记录着,将众人的捐献一一记录下来。
没过多久,李喜乐就筹集到粮食五万八千九百多石、钱财十三万六千七百多银币,其余各类布匹、硫磺、木炭、铁料、高度酒、马匹牲畜等各种紧缺物资数量巨大。
随后这些商贾一一与李喜乐签订了契约,各自称诺期限将捐献的物资运送到福州城外的港口仓库内,届时由李喜乐出面与东南都督府接洽。
一切手续完成之后,李喜乐心中畅快,再次端起酒杯,笑着与众人说道:“好!今日我与诸位虽然是商贾,但却是大义在前,朝廷会记住我等的忠义,前线将士会记住我等的支援,百姓也会记住我等的义举!”
“来,为了国朝,请诸位与我一同举杯,咱们一同预祝国朝大军旗开得胜!”
“为国朝贺!为前线将士贺!”
众人纷纷举杯,高声喊道:“为国朝贺!为前线将士贺!”
到了崇祯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,一众商贾称诺捐献的物资全部运送到位,李喜乐带人清点之后,便将仓库就地封存,然后召集了一众商贾的十几名代表,带上了捐献物资的清单,以及捐献商贾的名单,来到了东南都督府。
此时的东南都督郑成功已经回到了福州城,在收复台湾岛之后,郑成功的官职虽然没有升迁,但是郑成功的爵位从琅琊郡公升迁为琅琊国公,并且册封武散阶为从一品荣禄大夫、武勋册封为从一品柱国,可谓是显赫非常了。
当李喜乐率领众人拜见郑成功的时候,众人都激动至极,毕竟见到了收复台湾的大英雄,此时众人全都毕恭毕敬的行礼。
但是郑成功却并没有什么架子,得知了众人的来意之后,便大笑着招呼众人入座,根本没有身为都督的架子,而是与众人聊了起来,询问了众人经商的趣事,并且询问众人有没有什么困难。
见到郑成功如此平易近人,李喜乐众人都非常感激,国朝有如此栋梁,何愁华夏不兴?
随后郑成功见到了这份捐献的物资清单,以及捐献物资的商贾名单,感慨的说道:“有诸位义士在,何愁英夷不败!”
郑成功收起了两份册子,然后说道:“请诸位放心,这些物资会一厘不差的运送到前线,送到前线将士的手中。同时,本督也会如实向朝廷奏报诸位的义举,将来本督会尽所能为诸位争取朝廷嘉奖!”
李喜乐代表众人说道:“我等只是做了大明子民应该做的而已,不敢奢求朝廷嘉奖,只是希望朝廷天兵大胜,希望海清河晏、天下太平,我大明恩威广播四海,我炎汉龙威遍布四方!”
“好,说得好!”
郑成功看着款款而谈的李喜乐,赞许的说道:“说得好,本督早年也曾涉猎过商贾之道,李掌柜有如此才干,当真是少见,也很是难得。”
关于郑家的情况,李喜乐等商贾自然是有所耳闻的,当年的郑三官可谓是名震四海的,所以能够得到郑成功的称赞,李喜乐的心中已经笑开了花,这已经是比任何嘉奖都要重的。
随后郑成功拿出了一枚印章,说道:“这是我的私人印章,今日我送给你。今后你李掌柜本人,或者是后人、家人,只要是有需要,都可以拿着这枚印章到都督府来,或者是到京城找我父亲-当今的海军部尚书,都可以在不违反大明律的基础上,得到帮助!”
李喜乐闻言可谓是又惊又喜,其余商贾也是羡慕不已。李喜乐恭敬的上前结果印章,行礼谢过之后,小心翼翼的贴身收好。
次日,郑成功在李喜乐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福州城外港口的仓库,见到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,郑成功很是满意,当场向众人出示了自己写给朝廷的奏章:“本督已经将诸位的义举写成奏章,今日便派人送往京城,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会下来!”
众商贾顿时欢呼不已,而李喜乐也长出了一口气,此番福州城之行,自己不但干了一件大事,而且还结交的了东南都督郑成功,可谓是收获巨大,接下来的行程,李喜乐更加充满了信心。
而李喜乐则在六十个日本护卫的陪同下,带着自己的几个伙计先一步来到了福州城内。
因为此时缅甸战事胶着,李喜乐在福州城除了贩卖货物、采购物资之外,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当天李喜乐刚刚在城内住下,便派手下的伙计开始四处送帖子。同时,李喜乐还派人在福州城内最大的酒楼福顺楼包场,准备两天之后在福顺楼请客。
虽然李喜乐如今常年在日本国江户城经商,但是与本土各地的商贾也多有来往,在福州城内也有许多生意上的伙伴。
特别是李喜乐的商务部背景,就足以让许多民间商贾卖面子,所以李喜乐的请帖送出去之后,很快福州城的有名商贾都爽快答应,甚至一些福州城周边的商贾闻讯,还要主动派人前来送礼走关系,想要参加李喜乐的宴会。
因为在这些民间商贾看来,李喜乐声势浩大的率领船队抵达福州城,一定是有大生意要做,所以这场宴会也许会是一个发财的契机。
李喜乐自然是来者不拒,纷纷给这些主动上门的商贾补发了请帖。
转眼到了两天之后,在福顺楼外,一个“李府包场”的公告木牌立在外面,不时有盛装到来的商贾进去,李喜乐手下的两个伙计在门外恭敬的迎接,整个福顺楼内外都是热闹非凡。
没过多久,福顺楼内偌大的大厅就坐满了人,一共十二桌酒菜,一百一十多名客人齐聚一堂,李喜乐也与另外七名福州城内最大的富商坐在上桌。
随着李喜乐端着酒杯站起来,所有人都纷纷起身:“诸位、诸位!”
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李喜乐的身上。
“今日在下与诸位齐聚一堂,一是为了与大家相距一番,彼此亲近一下,今后有了发财的机会,大家也好一起做一做。”
“再有,便是我李喜乐有一事想与诸位说一说。”
“哈哈,李掌柜有事但说无妨!”
“李大掌柜有什么吩咐,只管说就是了,何必如此客气?”
李喜乐与众人共饮一杯,然后便放下酒杯,抱拳环敬一番,说道:“诸位都知道,如今朝廷大军正在缅甸国与英夷血战,大军将士浴血奋战,朝廷也竭尽全力调集钱粮物资。我等虽然是商贾,但是咱们有今日的荣华富贵,都是受了朝廷新政的恩惠,没有朝廷的安稳,咱们又如何安心做生意?”
“嗯,李大掌柜说的没错,就是这个道理!”
“早些年流贼肆虐、满清南下的时候,那时候商贾是什么处境?别说发财了,命都没有啊!所以说,还是李大掌柜说得对!”
“那咱们该怎么办?李大掌柜牵个头,我们都听你的!”
此时在座的众人也都明白过来,此番李喜乐召集众人酒宴,并不是为了做生意。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,众人都知道只要这一次支持了李喜乐,那在李喜乐的心中都会记下一笔,将来在生意场上有什么来往,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。
于是李喜乐见众人如此捧场,便大声说道:“好!有了诸位的鼎力支持,此事就一定可以办成,我李喜乐便在这里先谢过了!”
随即李喜乐便示意众人看向一边,只见几张桌子已经准备好,一些伙计正襟危坐在桌子后面,桌子上面是记账的账本。
而在这几张桌子的旁边,则是数个告示牌,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的物资,每一样物资的后面则是相应的数字。
而在这些告示牌的最上面,则写着“缅甸战事紧缺物资明细”的字样。
“我李喜乐虽然是一介商贾,但却也不敢忘却国忧,时值国朝与英夷在缅甸大战,我等虽然不能上阵杀敌,但是却可以捐钱捐物,用我们手中的钱粮支援国朝!”
“我这里有一份物资清单,上面是前线消耗数量较大的物资,以及目前紧缺的大致数量。在座的诸位都是心系国朝的栋梁商贾,此番便是邀请诸位认购这些物资,或者是捐钱、或者是直接捐献这些物资。”
“我李喜乐不才,自告奋勇将诸位捐献的钱粮物资捐献给朝廷。诸位各自捐献了什么,又捐献了多少,我李喜乐都会一一记录在账本之中,一并向朝廷进献!”
一名福州城本地的海商当即大声说道:“好啊!有李大掌柜牵总,此事一定办得漂亮!”
说完,这名福州海商便高声说道:“我常年走福建-日本国这条海路,我能采购到一定数量的硫磺,所以此番我捐献硫磺五百斤、木炭一千三百斤,另外我再捐献九百银币充作军饷!”
“好!”
“严爷豪气!”
周围不少商贾都是大声称赞。
随后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:“我有几家工坊,可以按照卫生部的要求,加班加点生产棉纱,为前线受伤将士疗伤之用。李大掌柜给我十七天的时间,我动员手下的工坊,为前线捐献棉纱两千斤,另外再捐献粮食八千斤!”
“刘掌柜真乃爱国豪杰!”
又一名商贾大声说道:“我是开酒坊的,我捐献一万两千斤高度烧锅酒!”
“我是粮商,我直接捐献粮食七千石!”
“我是畜牧商,我捐献马匹一百二十匹、骆驼五十匹!”
“我捐钱,三百银币!”
一时间福顺楼的大堂内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,李喜乐手下的伙计笔下生风的记录着,将众人的捐献一一记录下来。
没过多久,李喜乐就筹集到粮食五万八千九百多石、钱财十三万六千七百多银币,其余各类布匹、硫磺、木炭、铁料、高度酒、马匹牲畜等各种紧缺物资数量巨大。
随后这些商贾一一与李喜乐签订了契约,各自称诺期限将捐献的物资运送到福州城外的港口仓库内,届时由李喜乐出面与东南都督府接洽。
一切手续完成之后,李喜乐心中畅快,再次端起酒杯,笑着与众人说道:“好!今日我与诸位虽然是商贾,但却是大义在前,朝廷会记住我等的忠义,前线将士会记住我等的支援,百姓也会记住我等的义举!”
“来,为了国朝,请诸位与我一同举杯,咱们一同预祝国朝大军旗开得胜!”
“为国朝贺!为前线将士贺!”
众人纷纷举杯,高声喊道:“为国朝贺!为前线将士贺!”
到了崇祯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,一众商贾称诺捐献的物资全部运送到位,李喜乐带人清点之后,便将仓库就地封存,然后召集了一众商贾的十几名代表,带上了捐献物资的清单,以及捐献商贾的名单,来到了东南都督府。
此时的东南都督郑成功已经回到了福州城,在收复台湾岛之后,郑成功的官职虽然没有升迁,但是郑成功的爵位从琅琊郡公升迁为琅琊国公,并且册封武散阶为从一品荣禄大夫、武勋册封为从一品柱国,可谓是显赫非常了。
当李喜乐率领众人拜见郑成功的时候,众人都激动至极,毕竟见到了收复台湾的大英雄,此时众人全都毕恭毕敬的行礼。
但是郑成功却并没有什么架子,得知了众人的来意之后,便大笑着招呼众人入座,根本没有身为都督的架子,而是与众人聊了起来,询问了众人经商的趣事,并且询问众人有没有什么困难。
见到郑成功如此平易近人,李喜乐众人都非常感激,国朝有如此栋梁,何愁华夏不兴?
随后郑成功见到了这份捐献的物资清单,以及捐献物资的商贾名单,感慨的说道:“有诸位义士在,何愁英夷不败!”
郑成功收起了两份册子,然后说道:“请诸位放心,这些物资会一厘不差的运送到前线,送到前线将士的手中。同时,本督也会如实向朝廷奏报诸位的义举,将来本督会尽所能为诸位争取朝廷嘉奖!”
李喜乐代表众人说道:“我等只是做了大明子民应该做的而已,不敢奢求朝廷嘉奖,只是希望朝廷天兵大胜,希望海清河晏、天下太平,我大明恩威广播四海,我炎汉龙威遍布四方!”
“好,说得好!”
郑成功看着款款而谈的李喜乐,赞许的说道:“说得好,本督早年也曾涉猎过商贾之道,李掌柜有如此才干,当真是少见,也很是难得。”
关于郑家的情况,李喜乐等商贾自然是有所耳闻的,当年的郑三官可谓是名震四海的,所以能够得到郑成功的称赞,李喜乐的心中已经笑开了花,这已经是比任何嘉奖都要重的。
随后郑成功拿出了一枚印章,说道:“这是我的私人印章,今日我送给你。今后你李掌柜本人,或者是后人、家人,只要是有需要,都可以拿着这枚印章到都督府来,或者是到京城找我父亲-当今的海军部尚书,都可以在不违反大明律的基础上,得到帮助!”
李喜乐闻言可谓是又惊又喜,其余商贾也是羡慕不已。李喜乐恭敬的上前结果印章,行礼谢过之后,小心翼翼的贴身收好。
次日,郑成功在李喜乐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福州城外港口的仓库,见到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,郑成功很是满意,当场向众人出示了自己写给朝廷的奏章:“本督已经将诸位的义举写成奏章,今日便派人送往京城,朝廷的嘉奖很快就会下来!”
众商贾顿时欢呼不已,而李喜乐也长出了一口气,此番福州城之行,自己不但干了一件大事,而且还结交的了东南都督郑成功,可谓是收获巨大,接下来的行程,李喜乐更加充满了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