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9章 业力难消

    修炼室中,张生和苏雪晶谈玄论道,双方境界都是极高,语速飞快,半点都不废话,很快就进入到该修一剑还是修万剑的论题。两人各持一辞,谁都说服不了谁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在论道中非常常见,一般来说,说服不了对方的情况下接下来多半要比划比划,究竟谁更厉害,打一架就都知道了。但现下张生重修,没办法比划,两人就只好继续斗嘴。

    卫渊算是看出来了,剑修们表面越是温和,骨子就越是执拗,那苏雪晶笑眯眯的,却是死都不放弃,每一句话都要认真和张生辩论。辩着辩着,两人早已离题万里,却如两头倔驴,谁都不肯放弃。

    卫渊和上官阡陌在旁边听得昏昏欲睡,于是卫渊拿出一副棋盘,上官阡陌顿时精神一振,两人就在旁边下起棋来。

    上官阡陌是客人,于是执白先行。结果她一子刚落,卫渊直接一子就贴到她旁边。

    上官阡陌勃然大怒,愤然还击,两人缠战五十余手,上官阡陌这片棋被绝杀,序盘负。

    她的性子一下子就上来了,只觉有什么东西直冲顶门,喝道:“刚才是我大意了,不算,再来!”

    两人重开一局,卫渊又是直接一子贴了上去,随后下到六十余手,上官阡陌负。

    第三局,卫渊第一手还是贴……

    第四盘,贴……

    不知到了第几盘,上官阡陌实在忍无可忍,叫道:“离我远点!”

    卫渊依言把身体往后挪了挪,离她远了点。

    上官阡陌气得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,死盯着卫渊,恨不得扑上来狠咬。

    好在她终于认识到两人棋艺差距实在过大,于是投子认输,然后道:“我看你的棋风,有涂鸦十局的味道。你学过那本棋谱?”

    卫渊没想到还有这人前显圣的一刻,赶紧正襟危坐,状似羞涩,道:“你说那本棋谱啊……其实是我下的。”

    上官阡陌本来还想向卫渊讨教一下涂鸦十局的,可一听这棋谱居然就是卫渊下的,不知为什么,忽然间就觉得棋道索然无味,还是修剑比较好。至少看到不顺眼还敢贴上来的,可以一剑斩了。

    卫渊眼见张生和苏雪晶辩论得没完没了,于是就招来风听雨相陪,自己则是离开主峰,自往青冥南部去接流民。

    青冥南部专门建了一座知客小镇,原本作为南方赵国商队进入青冥前的停留之地,检查过的商队才会予以放行。

    此时南方知客小镇里热闹非凡,无数流民聚集于此且陆陆续续不断有人到来。

    镇中滞留的流民已经超过五万,都被集中到镇外的空地上。

    卫渊在此地一口气设立了十座粥棚,每人每天两餐,都是一大碗厚粥和一个馒头。这施粥水准,比之其它州郡的粥棚不说强个七八倍,三四倍还是有的。所以流民们只要到了青冥,就没有想走的。

    空地边上,还设有七八张桌案,每个桌案后都坐了个读书人,给流民一一造册登记。

    几个嗓门大的道基修士运起道力,不断重复地喊着:“想要加入青冥,从军是最快途径。节度使大人格外开恩,允诺只要参加过一次战斗,就给军卒身份,从此就是我们青冥的人!三战之后,就是平民!拖家带口的,家中只要出一个铸体修士从军,就会赐一个培训道基的名额。

    青冥中人,每日发粮!”

    这些话不断重复,无数流民都有了兴趣,围着小官吏们问个不停。登记造册的桌案前则是排起了长龙。眼见队伍实在太长,几名修士正搬来新的桌椅,准备再加十几桌。

    登记从军的流民被集中到另一处,凑够五百人就整队带走。他们集中的场地就在流民营地十几丈外,那边架起了好几个大锅,锅里满满地炖着肉。

    有人被带过来,站在锅边的修士就会给他们一个大馒头,掰开了再往里倒一勺炖肉。

    相距不远,流民们都看得分明,修士勺子里结结实实的都是肉,几乎没有汤。一个个从军的家伙吃得满嘴流油,两眼放光。

    卫渊赶到时,就见李治正亲自负责此事,指挥着修士们接纳、安置、分流流民,一切都是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卫渊就来到李治身边,问:“李兄怎么在这里?你的部队伤亡颇重,不用去安抚军心吗?”

    李治道:“这些部队骨干都是南齐老人,安抚抚恤由部下们去做就行了。这些流民都来自赵国,也有不少是从我领地里迁移过来的,我在这里不太容易生乱。”

    果然,许多原本想要鼓噪的流民看到李治,都是安定下来然后就有不少人踊跃入军,只有一小部分人心存疑虑,还在观望。但是他们既然来到了青冥,就走不了了。

    李治道:“现在抵达青冥的流民已经有八万,从赵国来的只到了三万,后续还会有。”

    大部分迁来的凡人都是来自李治领地,毕竟组织起来最快。而无主流民迁来的速度就相对要慢得多。

    除赵国方向外,卫渊派往晋国的车队才出发不久,沿途驿站还没来得及建立,等从晋国运人回来至少要一个月之后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一战就打掉了二十万平民,这么大的缺口必须尽快弥补。

    卫渊道:“余阳镇抚使崔叔同是什么个章程?”

    李治道:“我给他送了些礼,他也收了。所以是不鼓励但也不阻挠,任由我们自己招募。今天赵国那边传来消息,又招募了一万多流民,正在往这边送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招募恐怕有些慢,得另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!

    卫渊便道:“李兄既然能把礼送到崔叔同那里,就意味着他是认可此事的。要不请李兄再跑一趟,就跟崔叔同说,我要买流民!”

    李治并不显得意外,只是问:“怎么买?”

    “李兄觉得什么价格他会接受?”

    李治便道:“五两银子一个人,只要男女青壮,老人不要,小孩一两一个。路上运费食宿我们自理。这样的话,五两身价,路上花销我们自己负担,估摸着也要五两,共计十两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我用一部分盔甲抵?”

    “那自是再好不过,而且可以要价再高点。”李治深谙赵国军政运作之道。青冥出产的盔甲永远是供不应求,赵国又正处于扩张期,从上到下都扩军,酝酿着对山民大战,有多少盔甲都吃得下。

    而且崔叔同每入手一副青冥胸甲,倒手给军队就能赚三十两仙银。就算一部分要分出去,他至少能赚二十两。所以哪怕盔甲要价高点,多一副盔甲,他就能多赚一笔。

    卫渊便道:“那好,就按一副胸甲换五百个流民计。”

    李治看看天色,道:“事不宜迟,我这就去赵国。”

    卫渊却拉住了他,说:“李兄,此事会产生很多业力,等你谈完回来,就别插手流民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李治微微一笑,道:“我的人王之道最擅处理业力,不用担心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就命人去开来飞舟与一位法相部下登舟,直奔赵国而去。

    看着飞舟在天际消失卫渊心下暗自叹了口气。李治的人王之道再强,也不可能完全处理得了所有业力。业力最难处置,古往今来那么多大能都是战战兢兢,没见谁敢怠慢。李治这么说,只是让他安心而已。

    李治将这些流民带到青冥,他们很快就会上战场,其中很多人都无法活过第一场战斗,所以业力会非常浓郁。

    卫渊虽然有红莲普渡真言,但凡事有利有弊。卫渊隐隐有所感觉,这真言每用一次,就会向罗汉靠近一步,与罗汉会多一分因果,且心中会莫名多出普渡众生的想法。

    这真言如果多用几次,先不说天外那些家伙会不会找上自己,卫渊怀疑自己怕是就要遁入空门,从此过上普渡众生的生活。

    
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