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霸王项羽,不走寻常路

    “项籍,项氏一族!”

    “砰!”

    殿内的内侍、宫女被吓得浑身一颤,只见始皇将他那碗菰米饭给扣到了面前的桌上。

    有内侍正要上前收拾,却听始皇道:“不准过来!”

    他将倒扣的碗重新端起来,用筷子将桌上的菰米饭扫入碗中:“好个项籍,好个项氏一族!”

    始皇心中的怒气难以平息,他虽为君王,但同时也是人,骤然听到子孙后代被人屠了,能不动怒?

    但咋说呢,因果报应,循环不爽。

    始皇在历史上对六国的宗室也没好到哪去,六国之君,三人下落不明,三人被杀,其中的齐王建更是被活生生饿死。

    只可怜咸阳的老百姓遭了殃。

    始皇很快平复下情绪,道:“项籍就是那项羽?”

    初次见到项籍这个称呼时,李念还以为跟项梁、项伯一样,是项羽的长辈,哪知一查后才知道项籍就是项羽。

    李念道:“项羽,姬姓,项氏,名籍,字羽,泗水郡下相县人,楚将项燕之孙。”

    “项燕之孙?”

    嬴政眼中透出寒意,他知道项燕是谁,楚国大将,被王翦杀掉的那个败军之将,未想到此人的孙子竟成了大秦的送葬人。

    “项羽此人非常勇武,目生重瞳,有霸王之名,能角逐华夏历史上最强的武将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因为个人勇武太过非凡,出身又好,项羽性格颇有缺陷,跟沛公有很大不同,许多方面几乎截然相反。”

    一句“跟沛公有很大不同,许多方面几乎截然相反”,便让嬴政大致明白了项羽是怎样一个人。

    对项羽这位霸王,李念没多少好感,但他也不会去刻意抹黑:“项羽初起时,年二十四,其季父项梁,大父项燕。”

    始皇皱了皱眉,问道:“项羽初起是何年?”

    李念答:“史载为秦二世元年,也即大王驾崩的后一年。”

    他才死了一年,项羽就造反了,绝对是事先就有造反的念头,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,而那时机正是李念曾提过的陈胜、吴广谋反。

    始皇在心里算了一下,若按李念所说,那项羽此时岂不是才十岁左右,还是一稚子?

    李念继续道:“项羽少时,学书不成,去;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怒之。项羽曰:‘书足以记名姓而已。剑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’于是,项梁教授项羽兵法,项羽大喜,但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。”

    始皇一边用食,一边面无表情地评价:“如此无恒心毅力,纵使一时成事,也终会败亡。”

    李念道:“大王所言甚是。在历史上,其实项羽和沛公都曾见过大王,但二人的表现截然不同。”

    两人还见过寡人?

    这引起了始皇浓厚的兴趣!

    他本以为是他死后,沛公和项羽才造反,应该从未和两人见过,两人也应当没见过他。

    “如何不同?”

    李念道:“沛公见大王,是参加徭役而至咸阳,见大王帝皇之势,喟然叹曰:‘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’”

    这句话没什么大问题,甚至算是在称赞始皇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非要抠字眼,那绝对是有问题的:听你这话的意思,也想成为“大丈夫”?

    始皇听得颇为愉悦,沛公可是开创了那汉朝的帝王,其萌生帝王之志竟然源于他。

    这不正是一种对他的另类赞扬?

    只是随即,他心中又生出那种别扭的古怪……

    汉承秦制,龙袍抄他大秦的,律法抄他大秦的,连开国之君也是因他而萌发帝王之心。

    大冤种的既视感再次涌上始皇心头,且更加浓了。

    他现在很想提着已经成为汉帝的沛公脖子质问:你们汉还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,没有大秦,就没有你们汉了不是?

    将大汉切开了一看,发现里面没有一点汉,塞的全是秦!

    当然,这只是玩笑话,大汉和大秦还是大有不同,但并不妨碍此时始皇生出这种别扭的感觉:你们汉真是逮着寡人的大秦“承袭”啊。

    说完沛公看到始皇时的反应,李念又讲起项羽见到始皇时的反应。

    “项羽见大王是在大王游会稽,渡浙江时,项羽和其季父项梁到场观看。看到大王出行的威风场面,项羽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”

    刚因沛公那句“嗟乎,大丈夫当如此也!”而生出的愉悦顿时消失无踪,始皇一拍面前的桌子:“好个狂妄竖子!”

    项羽这话本身就是对他的不敬,再和刘邦的话放在一块儿一比,就显得更加不敬。

    刘邦表达的是羡慕和渴望,希望自己能成为和始皇一样的帝王,而项羽的“彼可取而代也”却不一样,其中蕴含的是“我比那个人强”、“那个人也就那样,我能取代他”的意味。

    有种对始皇的不屑,同时自傲之意:区区始皇老儿,不过如此,我项羽能够取而代之。

    这就是说话的艺术,沛公之言虽也是想成为帝王,但委婉,还能让人感觉很舒服,而项羽之言听着便让人觉得不爽。

    项羽有时还会做出一些看起来没经过思考的事,如杀韩王成逼得张良成了死敌、如烹王陵之母逼得王陵成了死敌……

    王陵是大汉第三任丞相,也是铁血沛公党,同时也是个大孝子。

    由于王陵在沛公手下做事,项羽就将王陵母亲“请”去,想招降王陵,但王陵之母不从,还拔剑自刎而死。

    王陵之母都已经死了,若真有帝王之谋,项羽此时最好的安排是将王母尸身完好归还给王陵,还要主动派使者向王陵承认罪过。

    虽然依旧免不了和王陵之间的仇恨,但至少不会那么大。

    其次的选择是不将尸身送回,但好生安葬。

    然而霸王就是霸王,不是正常人,也不走寻常路,他将王陵之母的尸身给烹了。

    逼得人母亲自杀,还将人母亲给烹煮了,这仇恨拉得……

    王陵可是萧何、曹参后,大汉第三任丞相,可见其能力之强。

    项羽与其结下死仇,纵使在垓下投降,也一样会被杀,大汉那边跟他有仇的人太多。

    刘太公和吕雉曾被项羽扣押,甚至扬言要将刘太公烹了,刘邦和刘太公会不恨,吕雉会不恨?
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