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 狗屁的大秦常务副皇帝,谁爱当谁当!
看竹简时,李念也看到了始皇向众臣申明新犁、豆腐皆为他所制,驳斥李斯发言。
始皇做这番申明,李念知晓这是在彰显对他的信任。
李念想的是始皇在这时说出他姓名的用意?
难道始皇有意让他幕后转台前,先让大秦诸公熟悉熟悉,为他以后入朝参政打基础?
跟大秦诸公认识认识还行,对这些史上留名的人物,李念也好奇得紧。
说来,穿越到大秦后,他就亲眼见过两个历史名人,一个是始皇,一个是蒙毅,像郭典和那些保卫服侍他的侍卫、宫女,在历史上一个字都没有。
二十四史浩瀚,难有黔首之名,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。
不说黔首,历朝历代那么多官吏也没能留下姓名,史书留名者要么为恶人奸臣小人,要么为非常出名的英雄忠臣,一般的清官能臣都留不下姓名。
二十四史终究又太薄了。
但,入朝参政就算了,那一定会跟人勾心斗角。
李念不喜欢和人勾心斗角,也不觉得自己能玩得过大秦诸公。
与其和人勾心斗角,不如多做点其他的事,改善改善在大秦的生活,他的纸到现在还没造出来呢。
对李斯之言,李念并没太在意,这显然是始皇故意送来给他看的。
倒是李斯前后的表现倒令李念想到一句话:‘廷尉前倨而后恭,思之令人发笑!’
继续翻阅竹简,看到始皇提出以秦卒治天下的办法,本来生起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。
这个办法虽然依旧无法完美解决大秦官吏缺乏的问题,属于和王绾对偏远地方分封一样的折中之法。
秦卒被始皇赐官,定会被秦卒们视为荣耀,更加忠心拥护大秦。
秦卒去往六国各地为官,不仅可以稳定地方,还能带去大秦的文化风俗,促进六国之民和大秦融合。
但同时也有问题和隐患存在。
如秦卒们不识字,可能没法将地方治理得很好,但这个缺点可以被改变。
这些秦卒能从战场上活下来,还能获得军功,绝对不傻,给他们机会,学起来定会不慢。
再如秦卒和当地人的能否相处融洽,是否会依仗官职欺辱当地人?
秦和六国属于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,秦卒在面临六国之民时,可能会存在一种“尔等皆为吾等手下败将”的俯视心理。
这种心理将可能导致他们瞧不起,甚至欺辱当地百姓,而这么做,反倒会激化秦人和六国之民的矛盾,不利于地方维稳。
对这一点,大秦诸公和始皇也考虑到了。
大秦诸公给出的办法是以不定期巡查,律法严禁,并设立治攻爵治。
不定期巡查即是偷摸派人前往各地查看治理情况,发现问题就及时奏报咸阳。
当然,大秦本就缺乏官吏,巡查的人不可能多,自然也不可能巡查完所有地方。
律法严禁是但凡查到有秦卒为地方官吏时为害,处以重刑,通过严刑震慑,相当于打一棒子。
“治功爵治”则是给颗甜枣,秦卒们可以治理地方之功为上升阶梯,即秦卒将地方治理好,就有机会升更大的官,甚至入庙堂,为大秦重臣。
李念认为这一套操作下来,足够减少秦卒为官吏时危害地方,除非他们既不怕死,又不想往上爬。
始皇在竹简里还透露了一个他没告诉大秦诸公的办法:他要将诸公子分封于地方,通过考评诸公子对封地的治理情况,逼诱诸公子治理好地方。
‘这是将王绾的分封之法和秦卒为吏之法结合了起来啊!’
李念心道一声,他不难看出其中的目的:这是要锻炼诸公子治国理政能力,为日后海外分封做铺垫;以诸公子压制被任用在各地为官的秦卒,使其等不敢太过猖狂。
‘始皇这是听进去了我的话,想要开始锻炼诸位公子了。’
‘不知扶苏会被扔到哪个地方?不会是齐地桑海,小圣贤庄吧?胡亥会不会也被放出去?’
‘有没有一种可能,扶苏会被当作一个秦卒丢出去,让他到地方去施行他的仁政?’
李念越想越觉得扶苏会和其他秦公子不同,不会作为公子被始皇分封于地方,而是改名换姓,作为一不知名秦卒丢出去。
念头回转,对大秦诸公和始皇的办法是否切实有效,李念也不好判断。
因为这在历史没发生过,但总比直接放弃掌控这些地方要好。
使秦卒为吏还有一个缺点是可能会引起一些“贤才”的不满,认为秦卒出身卑鄙,学识浅薄,也配为官治理天下?
这个缺点李念刚想到,就被他否去,这怎么能叫缺点?该叫优点才对!
会生出这种想法的“贤才”会是什么人,要么是自视甚高的贵族,要么是读书读到自以为高他人一等的伪君子。
这些人仗着出身,仗着有机会读书识字,瞧不起底层民众。
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有,像某些大学生用歌词嘲讽农民工讨薪。
会产生这种想法,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阶级高于他人,天下该由他们这样的人治理。
而始皇以秦卒治理地方,明明白白踩了这些人的脸,更告诉世人一件事:
不一定非要贵族王侯,博学高士才可为官,你们也有机会!
变相改善了秦时的阶级封锁?
李念神情古怪,也对,封建帝王的确会出于维护他自身统治的目的优先考虑自己,但不等于他就一定会站在贵族那一边。
某些时候,出于利益的考虑,帝王甚至会限制贵族,利好平民。
除这些外,李念想不出这套以秦卒治理地方的计划有太多问题。
始皇将这方法送他观阅,是为了向他炫耀,还是提醒他,拼音、字典都该提上日程了?
毕竟他曾说过纸造出后,配合简体字、拼音和字典,能快速使人识字。
对使秦卒为吏之法,李念思来想去,补充了一条:可使制舆台宣传秦人和六国之民皆为华夏血脉,都是一家兄弟。
虽然这肯定也无法完全避免问题发生,但能减少一点是一点。
翻阅完所有竹简,已是深夜,李念走到殿外透了口气,看了眼夜色覆盖下的大秦王宫。
‘这还只是帮始皇查漏补缺,评议得失,不用自己和众臣议事,就干到这么晚,要是让我直接参政,得干到什么时候?’
‘那些能几十年如一日,天天勤勉处理政务的皇帝,真厉害啊。能成为皇帝,还有一番作为的君主都不简单。’
光是想想今晚上的经历,李念便感觉头皮发麻。
始皇送到六英宫的竹简肯定不是他今天处理的全部政务,只是其中部分。
但就是这么部分,已经让他忙到现在,那要是全送过来……
那狗屁的大秦常务副皇帝,谁爱当谁当,他在后世当牛马都没被这么福报过。
爪机码字,速度奇慢,明天试试电脑,如果不痛就还是用电脑。感谢某些大大的建议,这章里就采用了一些。
始皇做这番申明,李念知晓这是在彰显对他的信任。
李念想的是始皇在这时说出他姓名的用意?
难道始皇有意让他幕后转台前,先让大秦诸公熟悉熟悉,为他以后入朝参政打基础?
跟大秦诸公认识认识还行,对这些史上留名的人物,李念也好奇得紧。
说来,穿越到大秦后,他就亲眼见过两个历史名人,一个是始皇,一个是蒙毅,像郭典和那些保卫服侍他的侍卫、宫女,在历史上一个字都没有。
二十四史浩瀚,难有黔首之名,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。
不说黔首,历朝历代那么多官吏也没能留下姓名,史书留名者要么为恶人奸臣小人,要么为非常出名的英雄忠臣,一般的清官能臣都留不下姓名。
二十四史终究又太薄了。
但,入朝参政就算了,那一定会跟人勾心斗角。
李念不喜欢和人勾心斗角,也不觉得自己能玩得过大秦诸公。
与其和人勾心斗角,不如多做点其他的事,改善改善在大秦的生活,他的纸到现在还没造出来呢。
对李斯之言,李念并没太在意,这显然是始皇故意送来给他看的。
倒是李斯前后的表现倒令李念想到一句话:‘廷尉前倨而后恭,思之令人发笑!’
继续翻阅竹简,看到始皇提出以秦卒治天下的办法,本来生起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。
这个办法虽然依旧无法完美解决大秦官吏缺乏的问题,属于和王绾对偏远地方分封一样的折中之法。
秦卒被始皇赐官,定会被秦卒们视为荣耀,更加忠心拥护大秦。
秦卒去往六国各地为官,不仅可以稳定地方,还能带去大秦的文化风俗,促进六国之民和大秦融合。
但同时也有问题和隐患存在。
如秦卒们不识字,可能没法将地方治理得很好,但这个缺点可以被改变。
这些秦卒能从战场上活下来,还能获得军功,绝对不傻,给他们机会,学起来定会不慢。
再如秦卒和当地人的能否相处融洽,是否会依仗官职欺辱当地人?
秦和六国属于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,秦卒在面临六国之民时,可能会存在一种“尔等皆为吾等手下败将”的俯视心理。
这种心理将可能导致他们瞧不起,甚至欺辱当地百姓,而这么做,反倒会激化秦人和六国之民的矛盾,不利于地方维稳。
对这一点,大秦诸公和始皇也考虑到了。
大秦诸公给出的办法是以不定期巡查,律法严禁,并设立治攻爵治。
不定期巡查即是偷摸派人前往各地查看治理情况,发现问题就及时奏报咸阳。
当然,大秦本就缺乏官吏,巡查的人不可能多,自然也不可能巡查完所有地方。
律法严禁是但凡查到有秦卒为地方官吏时为害,处以重刑,通过严刑震慑,相当于打一棒子。
“治功爵治”则是给颗甜枣,秦卒们可以治理地方之功为上升阶梯,即秦卒将地方治理好,就有机会升更大的官,甚至入庙堂,为大秦重臣。
李念认为这一套操作下来,足够减少秦卒为官吏时危害地方,除非他们既不怕死,又不想往上爬。
始皇在竹简里还透露了一个他没告诉大秦诸公的办法:他要将诸公子分封于地方,通过考评诸公子对封地的治理情况,逼诱诸公子治理好地方。
‘这是将王绾的分封之法和秦卒为吏之法结合了起来啊!’
李念心道一声,他不难看出其中的目的:这是要锻炼诸公子治国理政能力,为日后海外分封做铺垫;以诸公子压制被任用在各地为官的秦卒,使其等不敢太过猖狂。
‘始皇这是听进去了我的话,想要开始锻炼诸位公子了。’
‘不知扶苏会被扔到哪个地方?不会是齐地桑海,小圣贤庄吧?胡亥会不会也被放出去?’
‘有没有一种可能,扶苏会被当作一个秦卒丢出去,让他到地方去施行他的仁政?’
李念越想越觉得扶苏会和其他秦公子不同,不会作为公子被始皇分封于地方,而是改名换姓,作为一不知名秦卒丢出去。
念头回转,对大秦诸公和始皇的办法是否切实有效,李念也不好判断。
因为这在历史没发生过,但总比直接放弃掌控这些地方要好。
使秦卒为吏还有一个缺点是可能会引起一些“贤才”的不满,认为秦卒出身卑鄙,学识浅薄,也配为官治理天下?
这个缺点李念刚想到,就被他否去,这怎么能叫缺点?该叫优点才对!
会生出这种想法的“贤才”会是什么人,要么是自视甚高的贵族,要么是读书读到自以为高他人一等的伪君子。
这些人仗着出身,仗着有机会读书识字,瞧不起底层民众。
这种情况在现代也有,像某些大学生用歌词嘲讽农民工讨薪。
会产生这种想法,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阶级高于他人,天下该由他们这样的人治理。
而始皇以秦卒治理地方,明明白白踩了这些人的脸,更告诉世人一件事:
不一定非要贵族王侯,博学高士才可为官,你们也有机会!
变相改善了秦时的阶级封锁?
李念神情古怪,也对,封建帝王的确会出于维护他自身统治的目的优先考虑自己,但不等于他就一定会站在贵族那一边。
某些时候,出于利益的考虑,帝王甚至会限制贵族,利好平民。
除这些外,李念想不出这套以秦卒治理地方的计划有太多问题。
始皇将这方法送他观阅,是为了向他炫耀,还是提醒他,拼音、字典都该提上日程了?
毕竟他曾说过纸造出后,配合简体字、拼音和字典,能快速使人识字。
对使秦卒为吏之法,李念思来想去,补充了一条:可使制舆台宣传秦人和六国之民皆为华夏血脉,都是一家兄弟。
虽然这肯定也无法完全避免问题发生,但能减少一点是一点。
翻阅完所有竹简,已是深夜,李念走到殿外透了口气,看了眼夜色覆盖下的大秦王宫。
‘这还只是帮始皇查漏补缺,评议得失,不用自己和众臣议事,就干到这么晚,要是让我直接参政,得干到什么时候?’
‘那些能几十年如一日,天天勤勉处理政务的皇帝,真厉害啊。能成为皇帝,还有一番作为的君主都不简单。’
光是想想今晚上的经历,李念便感觉头皮发麻。
始皇送到六英宫的竹简肯定不是他今天处理的全部政务,只是其中部分。
但就是这么部分,已经让他忙到现在,那要是全送过来……
那狗屁的大秦常务副皇帝,谁爱当谁当,他在后世当牛马都没被这么福报过。
爪机码字,速度奇慢,明天试试电脑,如果不痛就还是用电脑。感谢某些大大的建议,这章里就采用了一些。